這是我第三次報告paper,本篇paper的題目是"Mining Social Networks for Targeted Advertising",出處是:"Proceedings of the 39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CSS'06)"。這一篇paper是博班學長介紹的paper之一,算是比較入門的程度。因為Social Network其實在目前的網路應用上蠻熱門,像美國的MySpace、LinkdIn與Facebook等。而利用Social Network的模式來刊登廣告會比傳統靠內容比對的方式來得更精準,因此前一陣子Facebook推出的Social Ad Beacon還被譽為廣告界的聖盃。在報告之後,老師給了一些選擇優質paper的conference的建議。以下是本篇paper的摘要內容:
在商業中,針對部份客戶作目標性的廣告推薦是很有用的。傳統上都是靠手動方式分析先前的歷史交易資料或是客戶的相關特徵,但是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展,這部份已經開始利用自動化的工具來處理了。目前推薦系統產生目標廣告的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content-based,另一類則是social-based。前者主要是比對個人特徵與產品內容分類的匹配性,缺點是沒有利用到有影響力的其它人。後者則是利用客戶對產品的評等關係之間的關連來作推薦,但是對於沒有被評等過的新產品或是尚未有評等產品的新客戶來說,這種方法並沒有用處。
為了修正上面所提方法的缺失,因此本篇paper提出一種基於social network概念的data mining framework for targeted advertising system。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social network中的概念─如果兩個不認識的人間有另一個共同彼此認識的人,那麼他們之間的連結程度比任意兩個不認識的人之間還要強的許多。以此為基礎,找出客戶關係網路中的cohesive subgroups。接著將產品作分類,然後計算每個產品類別在對應的subgroup中交易的次數作為整個subgroup對該產品類別的愛好程度。透過這種方式,找出在某個固定的客戶數量下最有可能購買某項產品的客戶群 。對於新客戶來說,廣告推薦是根據新客戶屬於哪一個subgroup而定;對於新產品而言,則是根據新產品屬於哪一個分類。
最後作者們以彰化師範大學的教職員email logs與library-circulation data作為資料針對以下四種方法來實驗:
1. Group-based, 本篇paper所提出的方法
2. Single-based,將每個人視為一個subgroup
3. Neighbor-based,將有直接關係的人視為一個subgroup
4. Random,隨機選擇
結果顯示本篇paper所提出的group-based方法的performance是最佳的,並且在數量100-300之間具有明顯的統計顯著性。
最後是這次報告的投影片內容:
Posted in:
paper
|
|
|
目前每一天可以說幾乎沒有太多空閒的時間,預計要看的書也一本一本地擱置。如果把主要的事務作劃分,大概有以下部份:
1.Paper Presentation
2.Meeting
3.選修課程
在paper閱讀方面,我有點想找Social Network這一塊相關的領域,然後看看Data Mining在這部份上面的處理。因此有跟登凱學長要了些這方面的paper,然後問了他一些問題,接著打算從比較簡單的開始讀起,真的很感謝他的幫忙。
Social Network本來是由社會學開始發展起來,後來數學家發現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後,數學、電腦科學也開始進入這一塊領域作研究。Web 2.0流行之後,許多相關的網站也應運而生,而Data Mining既然是處理資料的一種技巧,我覺得這兩邊結合起來應該是挺有趣的。最有潛力的一種應用應該算是Social Ad,如Facebook的Beacon。其它有些網站乾脆直接利用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理論來找出人與人間的關連,如LinkedIn。最近,Google更發表了OpenSocial這個開放平台,許多知名的網站都紛紛加入這個平台,如MySpace。不過Facebook也不甘示弱地提出了F8開放平台,其它像LinkdIn、Bebo和Friendster等網站有都相繼發表自己的開放平台,看起來SNS網站間的開放平台已經是一種大勢所趨了,現在就看最後誰的Social Network能夠大到受到玩家的青睞。
至於Meeting方面,Portal網站是Web 2.0的另一個特色,以往使用者必須很無奈的接受網站所給予的呈現內容,儘管有許多是不需要的。但是現在個人化頁面的流行,這種情況開始有了許多轉機,使用者開始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頁面內容。這開始產生了一些有趣的現像: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選擇個人化頁面,然後到以往常去的網站把想要的資訊抓取下來。那些以往提供大量內容的入口網站可能會逐漸地失去部份流量,而對某些網站而言留住使用者則變得更困難了。不過這部份的設計有些難題,就是每個個人化網站都必需要有開放式API的設計,讓玩家可以設計gadgets在上面使用。另一個部份是比較進階的主題,就是Portlet之間該怎樣去溝通互動的設計。在設計這一類網站上,目前有些現成的主流工具如JSR-168 API與ASP.NET的Web Part。另外還需要比較全面的技術了解像是AJAX、XML等等。我想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看看是否可以利用團體的力量一起來設計或是增進技術間的支援。不然一個人可能光是研究部份細節就要花掉不少時間,更不用談到更進階的一些技巧了。
最後是選修課程方面,這部份的Project蠻多的,加上還有內容要讀,所以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在上面。不過當中有部份是令我感到蠻失望的,比如Linux Kernel的Project。雖然Project都是Team Work的方式,但實際上第一個Project可以說從寫程式到報告內容都是我一個人獨自完成的。其實team work的主要優點是互相討論,但是那必需在有相同的努力付出上才成立。我以為大家都已經是研究生了,在許多事情上應該是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地逃避。在Porject2的部份我可能考慮情況跟老師提出換組的要求,我希望能夠在一個互動學習的team中work,這樣會比獨自學習來得有效率。
除了上面這些時間之外,其它很多時候我都是忙著看許多的Blog、News還有維持Blog的內容,我覺得這些動作是讓自己慢慢地經由大量接觸而逐漸形成一種習慣接著再發展出自己這方面獨特的觀點所不可或缺的過程。如果還有其它時間的話,我蠻希望能夠再多閱讀一些關於商業、哲學或是其它有趣的的書籍來增加自己多元思考的能力。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最近在家裡的MOD看了一支紀錄片"我的身份被盜用了",看完後感觸很深,也對資訊保密與安全多了更多的認識與想法。剛好這學期有選修一門"電腦攻擊與防禦"的課程,談的很大一部份跟這有關。我也開始感覺到,網路雖然是非常便利的工具卻同時也是殺傷力強大的工具,如同水流一般可以載舟也能覆舟。
最簡單的身份盜用的手段幾乎人人都可以作到,只要有心的話。有多少人家裡的垃圾中存在個人資料的訊息?電話費的帳單、信用卡帳單,甚至其它想不到卻可能透露一些與個人資料有關的文件。英國的一個警察曾經作過一個實驗,在一個地區的垃圾堆中找出了許多人的一些情報資料。其中還有完整的信用卡號、住址,甚至薪資單還有一些參與活動的訊息。然後他登門拜訪那些人,接著向這些完全不認識的人說出了許多與他們有關的一些事情,當事人聽了都很震驚。的確,假如有耐心,加上一些簡單的推斷,從垃圾中許多未處理的資料就足以讓詐騙集團對你下手了。
另一種也是很常見的身份盜用模式是信用卡與提款卡的冒用。有些盜卡集團甚至會在提款機上動手腳,比如在上面裝設小型的攝影機與側錄卡片的機器。當你到某一台被"動過手腳"的機器上進行存取卡片的動作時,你的資料還有你按的Password都已經被盜取了。而信用卡盜用更常見,不過這部份現在台灣由於很有經驗,所以大部份只要刷卡金額出現異常都很容易可以發現。
當然,由於現在網路很發達,所以身份盜用的重點也慢慢往這方面發展。從新聞上經常聽到的遊戲帳號被盜或是最近博客來網路書店個資外洩事件,都是跟網路盜用有關。在我們使用網路服務的時後,似乎只能祈導你所使用的網站防護安全作得夠好,不然唯一的方式就是盡可能地不要留下自己的私人資料。在修電腦攻防的課上,有一種SQL Injection的方式對某些網站是可以造成竊取資料的目地的,你甚至不需要輸入正確的帳號或密碼就可以登入系統裡面以別人的身份。還有另一種許多網站都喜歡使用的存取方式─透過Cookie的設定,但是這種設計卻也使得網路身份的安全性受到挑戰。其它相關的安全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網路釣魚、間諜軟體還有無線網路安全等等。
不過我在思考的是,即使這些安全性問題都能靠技術解決,結果還是可能不安全。比如一家擁有許多User資料的網站,它的盜取身份方式可能不是透過外部而是經由內部。比如管理資料庫系統的DBA或是任何可能有機會接觸到存放資料系統的員工等等,這無論是靠怎樣的安全防護技術都沒有用。也可以說,只要是資料一旦被存放在某個地方,那就沒有萬無一失的保障方法。另外再加上google強大的搜尋能力,我覺得今日個人資訊隱私似乎是岌岌可危。
PS:目前很熱門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網站如Facebook,其最有威力的也最好玩之處正是要玩家填入真實的資料,否則許多強大的功能都將失去效果。這樣一來或許真的可能可以讓某些人找到以前的國小同學,也可能讓許多人可以透過這種社群交際方式得到更好的服務(比如推薦廣告的更精準),但是伴隨而來的隱私權、資料安全性問題的代價恐怕也不小。前一陣子Facebook推出的Social Ad系統Beacon也是因為這些道德、安全上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最後總裁zuckerberg還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說明並道歉。我認為,SNS網站的威力與獲利似乎還有許多議題要解決,這可能不是單純的只有技術就能成功的問題。
Posted in:
資訊安全,
fancy
|
|
|
Google自認為自己企業精神最引以為傲的一句話就是Don't be evil!所以這個口號不但放在google網頁上,就連許多替google寫書的作者也必定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但是在google taiwan上,卻開始出現有點讓人感到evil的行為。
如果在google taiwan上輸入遠傳的key word,廣告結果出現的竟然是台灣大哥大?另外如果輸入的是照片,則搜尋結果最左上角竟然是picasa,如果輸入的是個人化首頁則顯示的是iGoogle。這種結果真的反應了使用者真實的意願嗎?真的是最好的呈現嗎?這難道不是球員兼裁判的行為嗎?NHK有拍攝一集以google為主題的介紹影片,裡頭也提到了google曾無預警的讓一家網路公司在搜尋結果上完全消失。這個結果使該網站從原本獲利的情況下到最後瀕臨破產,該公司負責人不能理解google如此作的原因。在得不到說明的情況下,訴諸法庭。
google目前已經是全球最知名的search engine,許多人利用它來尋找有用的情報與資訊。更有許多公司因為名列搜尋結果的排名前幾名而獲利,由此甚至產生了SEO的特有行業用來幫助網站提升其在google搜尋結果的排名上。在這種情形之下,google應當不是只作為一個商業團體,它更應該要有社會責任並盡可能地公平,因為它已經擁有影響許多人作決定的能力。
但即使google真的有辦法作到公平,情況可能仍然一樣糟。因為SEO的出現,許多網站開始利用各種技巧來企圖提升能見度。結果導致了google search的結果可能因為這種現像而出現偏差,對利用google收集資訊與情報的人來說可能失誤,因為他們不見得是找到原本應該是最理想的。對於網站來說,原本應該是最理想的卻因為對手使用SEO的策略而造成了損失。結果很諷刺的是,google的精神雖然是Don't be evil,但實際上許多evil卻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因它而生。
Posted in:
fancy
|
|
|
Amazon最近推出一款電子閱讀器─kindle,價格還真不是普通的貴,竟然要399美金。其實電子閱讀器不是Amazon首先推出的,在它之前也有其它相關的產品,比如Sony的PRS-505。但是電子閱讀似乎一直沒有辦法造成風潮,甚至有部落格對這次Amazon推出的電子閱讀器不是很樂觀。
當然,以目前情況來看,電子書數量並不多,電子閱讀器要價更不便宜。這種情形下,難免讓人覺得電子閱讀不夠實用,倒是比較適合拿來當作耍酷的玩意。不過比起這些原因,更常聽到的一些排拒電子閱讀的理由是:閱讀習慣。過去我也曾經是擁抱這個理由的一員,而且我認為不管電子閱讀如何風行都無法說服我放棄傳統書籍的閱讀習慣。畢竟跟冷冰冰的電子閱讀器比起來,每一本有個性的書看起來有質感太多了,更何況那種翻書的感覺是電子設備永遠無法取代的。直到最近,這種想法開始翻轉,我開始認為電子閱讀在未來必然是日常生活作息的一部份,最後全面取代傳統書籍的地位,而傳統書籍最後也許成為某種古董、收藏品甚至是藝術品。
每個星期,我都必須在中壢與台北之間來回往返,而每一次往返必定隨身攜帶物品則是NoteBook跟書。有時後我很貪心,我希望隨行的書可以多本一點,可是每多一本身體的負擔就越重,而且空間也極為有限。如果這些書都轉換成電子書的話呢?我只要帶一本薄薄的電子閱讀器就夠了,再也不需要像練習舉重般辛苦。除此之外,在搜尋一本書裡面的某些有印像的內容時,在傳統書籍上的作法是,除非你有作下記號,否則找起來是很辛苦的。但是如果是電子書的話呢?只要在閱讀器上輸入有印像要找的Key Word,大概瞬間就能幫你帶到那本書的那個位置上。而且電子書有個最大的好處是,空間與能源的節省。每製造一本傳統書籍要用掉多少紙張呀,而且傳統實體書本的售價也絕對是比電子書還要貴,書局還需要有倉庫空間作擺放。想想看,如果把目前世界上所有實體書本都轉換成電子書儲存在電子設備上,地球上不知道能夠省下多少空間跟木頭!
電子書還可以作許多很方便的延伸應用,比如在讀一本書的時後,每個章節後面的參考書目,就可以跟網頁上作成Hyper Link的方式一樣,這樣一來只要點一下就可以很容易的轉換到另一本書中相關的部份作參考。還有針對老花眼的老年人,以往看傳統書本或報紙時都必需帶老花眼鏡或是拿一個放大鏡照。改成電子書形式的話,可以很輕易的作Zoom In、Zoom Out功能。而且由於是以電子資料的方式儲存,未來說不定還有許多有創意的電腦軟體或技術的應用,我想這些便利都不是實體書本可以比得上的。
然而電子書恐怕要面對一些額外的問題,就好像著作權侵犯。至少電子書在散播上就比實體書要容易太多,在實體書上影印超過一定比例是違法的。不過也許這個問題可能可以透過有創意的business model來解決也說不定,就好像google推出許多服務但都是免費的,這在以前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最後一個比較可惜的地方是,在之前沒有對應電子書的傳統實體書本上,是不是電子閱讀就只好放棄了?幸運的是,google不是有一個圖書館數位計劃嗎?也許這個部份可以兜在一塊,讓之前年代出版的實體書籍也能輕鬆地出現在電子閱讀器中。
Posted in:
fancy
|
|
|
上個星期完成部份有書報討論報告與Linux核心詳解第二章,登入部份用ASP.NET 2.0的既有元件來作,也花了點時間了解背後的機制原理。大部份的主要時間花費在Linux研讀上,因為第二章談到的記憶體定址部份牽涉到許多跟硬體有關的概念,比較複雜。
本週預定計劃:
Linux第十章系統呼叫部份跟第三章前半段行程結構的部份
駭客現形第二章
ASP.NET 2.0個人化物件部份的研讀
Linux的第一個project已經公佈,這星期把相關背景知識了解後,下星期打算到分配主機上對Linux Kernel增加System Call與建置並安裝新Kernel,時程上有點趕,要在12/04前完成四個小任務。另外電腦攻擊與防禦的project可能也快要出來了,老師有提到大概會需要寫一個buffer overflow的攻擊測試程式。
目前使用ASP.NET的感覺是,它內建的元件可以減輕程式碼撰寫的負擔,不過在學習曲線上也比PHP還要困難許多。像是內建的登入控制項有好幾個,每一個都有許多屬性與事件。另外也必需了解專屬於ASP.NET的一些系統物件的特性,還有如果要搭配其它元件使用,也需要深入了解才能作到比較理想的整合與設計。
一個完整的網站功能從設計、建置到撰寫還有測試都是很重要且不是短期間能夠完成的。在目前時間不是很夠且需要學習新工具使用的情況下,只能就所學的盡量去作。現在身邊對ASP.NET 2.0真的很了解的人似乎也很少,這點是目前遇到問題時比較頭痛的部份,因為這樣花費的時間大概會更多了。
順道一題,如果可以讓每個人都能互相在不同的任務中支援或許也不錯,這樣好像比較能夠有互相討論與幫忙的氣氛。不過缺點是,大概目前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要再分出額外的時間去學習不同的工具與了解不同的任務環節似乎不太可能。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這一次是我第二次報告paper,感覺上比較沒有上次的緊張。由於這一篇paper比較偏實用方面,因此在理解上也比上一篇掌握更多。同樣地,在報告完後老師也給了我一些改進的建議。這一次是針對投影片內容,我也作了一些修改,很感謝老師的指導。
本篇paper的題目是 A Framework for Rapid Integration of Presentation Components,出處是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WWW 2007,底下是我所寫的摘要部份:
UI(User Inteface)的開發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是最費時的部份之一。尤其是在合成應用程式的軟體開發中,UI的可重複利用機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明顯。基於此,本篇paper的作者們提出了一個Presentation Integration Framework。透過這個Framework,可以讓開發人員利用現成的Web Application組合出一個新的混合程式,只需要提供適當的介面定義文件(以XPIL寫成)而不需撰寫Application間通訊的底層程式碼。這個Framework包含以下部份─
Component Model
以抽象的方式描述Presentation Component的定義,包含了Events、Operations、Properties and Presentation Modes。
Composition Model
a event-based model,其包含了Event Subscriptions、Data Mappings、Additional Integration Logic and Layout Information。
Language Presentation
作者們提出的一個declarative composition language,稱為Extensible Presentation Integration Language(XPIL)。用來描述Component Model和Composition Model。
Runtime Middleware
用來整合presentation component,包含了Event Automation與Component Adapters and Wrappers兩部份。
最後作者們認為:由於這樣一個framework是基於抽象的與鬆散耦和(loose-coupling)的概念,因此適用於web application與desktop application。而且經由這個framework的幫助將使得軟體開發者可以更快速並且簡單地開發合成應用程式中關於UI互動方面的外觀整合部份。
Posted in:
paper
|
|
|
今天在把臥室書架上的書搬到書房時,突然想起在國際書展買的那一套台灣衛星地圖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跑哪去了。於是花了一些時間找,最後竟然是在走廊的書櫃上面發現。在找的過程中,也意外發現很多以前買的東西但卻遺忘了的,所以把它們條列,作個紀錄。
一張愛因斯坦扮鬼臉的海報:
記得最早是在一本書上看到愛因斯坦作鬼臉的照片,覺得很有趣。後來有一次在一部日劇中,看到一間實驗室掛著一模一樣的海報,於是就找在美國的朋友幫我買。我很感謝她的幫忙,雖然後來我發現台北也有間賣國外海報的商店。
莫扎特C小調彌撒曲與安魂曲CD:
這是我之前去參加一個基督教會舉辦的音樂電影欣賞活動後跑去買的,那次觀賞的電影是阿瑪迪斯。莫扎特的全名是Wolfgang Amadeus Mozart,這部電影取Amadeus作為片名,裡面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背景音樂就是C小調彌撒曲跟安魂曲。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音樂CD:
這張專輯是我第一個工作時公司的總經理介紹的,他涉獵廣泛,有個人獨特的品味。當時他說這張專輯最後有大砲聲很有氣勢,我覺得新奇便跑去買了。值得一題的是,我買的這個版本裡面的大砲聲是真的錄制於軍方的傳統大砲。
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DVD:
這張DVD是在我有一次經過台北一家音響展示店時,看到門口展示的片子時決定買的。當時展示的就是這一片,指揮是日本人小澤征爾。我那時在店門口看到他的指揮,真是整個人都呆掉了,眼光完全沒辦法離開,就這樣在那裡停留了大約一個小時。
一個在義大利買的黑色面具:
這是我去義大利玩的時後,在水都威尼斯買的。我記得當時我買了兩個大面具跟三個小面具,大面具是那種真的可以戴在臉上的,而小面具則是用來別在胸前的胸針。其中一個大面具送給了朋友,另一個我自己保留下來。這個面具可不便宜,當時花了我一百歐元呢。
一把印有鬼面圖案的日本扇子:
這是去日本京都玩的時後買的,黑色的扇面帶一點透明,扇子上對比一張白色的鬼面圖,不過我想我應該不太可能會拿這把扇子出來用吧。
Posted in:
收藏
|
|
|
最近在實作登入的部份,剛好需要用到send mail的功能,主要是用在忘記密碼跟註冊通知上面。在寄信的部份要先設定SMTP Server,可以使用既有的或是本機IIS Server提供的SMTP服務。
如果要使用本機上IIS 6.0(XP的環境)的話要先安裝SMTP服務,安裝步驟如下:
1.在 [開始] 功能表上按一下 [控制台],按兩下 [新增或移除程式],然後按一下 [新增/移 除 Windows 元件]。
2.在 [元件] 清單中,按一下 [應用程式伺服器],然後按一下 [詳細資料]。
3.在 [應用程式伺服器的子元件] 清單中,按一下 [網際網路資訊服務 (IIS)],然後按一下 [詳細資料]。
4.在 [網際網路資訊服務 (IIS) 的子元件] 清單中,選取 [SMTP 服務] 核取方塊,然後按一下 [確定]。
5.按 [下一步]。如果電腦提示您輸入 Windows CD 或網路安裝路徑,請按指示操作。
6.按一下 [完成]。
安裝完後會發現在C:\Inetpub\Mailroot 中建立預設的 SMTP 伺服器組態和訊息存放區。
接下來是設定SMTP服務,步驟如下:
1. 開啟 [IIS 管理員] 之 [預設 SMTP 虛擬伺服器] 設定。
2. 在 [存取] 的畫面中,針對 [轉換限制] 進行設定,將該台機器的 IP 加入可允許的清單中,例如 "127.0.0.1" 。
完成後,ASP.NET就可以使用本機IIS提供的SMTP服務了。
ASP.NET 2.0提供了會員管理功能,其對應的類別為membership。所以當使用ASP.NET 2.0內建的登入控制項系列元件時,其背後運作的機制就是透過membership API。另外,ASP.NET 2.0開發工具也提供了圖形介面的會員管理操作。可以透過登入元件或在開發工具上使用,經由會員管理圖形介面指定SMTP Server,如127.0.0.1(使用本機上的IIS SMTP服務),或是自行使用程式碼指定。
最後,在使用本機IIS SMTP服務發送Mail的過程中發現使用防毒軟體的垃圾郵件功能可能要關掉,不然發送的Mail都會被queue在MailRoot下的queue目錄裡送不出去。另外如果本機是浮動IP的話發送也可能會失敗或是被當成垃圾信處理,我在家裡的電腦上測試時發現google是當成垃圾信,而yahoo則是連回應都沒有,直接擋掉了。
Posted in:
工作日誌,
ASP.NET
|
|
|
今天,是張栩在日本圍棋名人戰七番棋最後一局得勝再度奪得名人的日子。對張栩來說取得這次的勝利可謂報了一箭之仇,一吐之前被高尾紳路連續從他手中奪走名人、本因坊的怨氣。
自從被高尾紳路連續奪走名人與本因坊兩大頭銜後,日本棋壇開始有了高尾是張栩剋星一說。這一次挑戰成功,可謂得來不易。比賽進行完前四局時,張栩對高尾紳路是三勝一敗,只差一場就可以挑戰成功了。結果,後面兩場硬是被高尾扳回兩成,形成三比三平的局面。最後一場比賽更是有驚無險,經過一輪驚天大轉換後,張栩最後以兩目半險勝,贏得最後勝利。
目前日本棋壇的地位在世界比賽中已經漸漸沒落,許多日本棋界好手在國際大賽上的成績都不盡理想。張栩算是目前唯一能在世界大賽中讓中韓棋手頭痛的日本棋手,不過卻在日本七大頭銜中只擁有小棋聖。這次挑戰,我一開始就覺得他會再度收復收土。甚至是接下來的本因坊或棋聖戰,如果有機會的話,也許他可能集日本三大頭銜於一身呢。
題外話,之前在晶華酒店舉辦的中環盃第一屆比賽,我去看大盤講解時還請他在扇子上簽了名。那時給我的感覺是,很沉穩的一個年輕人,完全感覺不出來只有二十幾歲。他現在還很年輕,我想他將會再度開創另一個棋界生涯的高峰。
Posted in:
圍棋,
news
|
|
|
上個星期大部份都在準備分散式系統期中考,另外ASP.NET 2.0網頁程式看了11~17章共240頁。剛好把會員管理的部份看完,後面剩下小部份主題就可以把這本ASP.NET的入門書結束了。
以下是本週預定的計劃:
書報討論心得報告
linux核心詳解第二章
駭客現形第二章
登入系統實作
linux核心的課程方面,老師也開始準備丟出project讓各個小組開始去作了。所以我也打算開始灌Linux OS並試著Compile Kernel。這部份我想會很辛苦但很值得,因為從Linux Kernel中不但可以印證OS的原理,也能夠從Open Source Code裡學到許多程式高手的寫作技巧。
另外ASP.NET 2.0入門書讀起來果然可以很快地掌握基本概念,也可以很快地感覺到用ASP.NET 2.0寫Server端網頁程式的表現是怎麼樣。它的優點是可以讓開發者在開發的時後花少得許多的心力在一些程式碼上的撰寫,但另一方面,要能夠作到這樣也必需要對相關的元件與背後的原理了解透徹才有辦法。所以ASP.NET是開頭學習比較不容易,但是之後的寫作會省下很多事情。不過隨著了解ASP.NET越多,就感覺到ASP.NET的龐大。比如Web Part的部份也可以寫成一本書,使用ASP.NET作AJAX技術也可以寫成另一本書。至於差別在哪?那就要看對程式內容與品質的追求到哪,才能決定需不需要學習到比較深入。
順道一題,在一本談到建置Web 2.0網站的書中看到,一般在開發過程中會有文件的撰寫,這部份可以考慮使用WiKi系統。感覺蠻有意思的,據說Google內部在文件交流上也是採用WiKi方式。不過那通常要是一個任務一個Team去Work才會感覺到有用,如果只有個人的話,Word應該就夠了。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這個星期老師有事,所以星期四晚上的NetMeeting取消一次。另外下個星期一分散式系統期中考,所以這星期大概會花比較大的比重在準備期中考試上面。
上個星期完成的進度部份:
書報討論心得報告完成
paper摘要與投影片修改完成(這部份要等老師Check)
Linux 核心詳解第一章看完
ASP.NET 2.0網路程式6~10章共188頁。
駭客現形第一章完成
本來打算這星期把ASP.NET 2.0的書剩下部份看一看,然後準備先把登入系統寫完。不過碰到期中考,所以這部份大概要再延後一個星期。目前覺得比較辛苦的地方在於碩一還有修課的部份,而且選修的課程都不是非常容易,需要花時間在上面。
另一個部份是paper閱讀與準備報告,這部份可以說是最大的挑戰。因為所擁有的背景知識還不太足夠,所以研讀起來有吃力感。而我又不想隨便看過,每每一頁就會反覆看好幾次去推想。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更感覺到從paper閱讀中可以學習到其中的論證邏輯與新的觀念技術;報告準備也不容易,這一部份是訓練整理資料並內化轉換為表達口才的能力。我很感謝每次報告之後,老師都會針對需要改進的地方作補充說明,我相信我將會一次比一次還要好。
最後是程式實作方面,這部份會在開頭比較慢一點的原因是之前沒有接觸web應用程式的經驗。開頭我比較偏向先將所需要學習的相關工具如JavaScript、ASP.NET 2.0與AJAX技術作一次總覽,之後在實作上會比較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到時後則再深入細節去加強。我相信這樣的方式會慢在開頭,但之後除了速度會快以外,學到的觀念也會很扎實。越扎實的累積相關的觀念與能力,在之後程式寫作上產生的bug會較少,其所浪費的時間也就不會太多了。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最近花了點時間玩玩另一個個人化頁面服務網站─NetVies。在經過大略的使用與瀏灠之後,我的心得是:現在對於這類個人化頁面服務網站的選擇,我的第一優先仍然會是iGoogle。
第一個產生的問題是,我覺得它的本地化gadget的數量不夠多,即使它所有加總起來的gadget非常可觀。雖然它也提供了建構gadget的開放式API,但是在這類設計下,很可能產生的結果是,大者恆大,其餘淘汰。如果以iGoogle來比較的話,它的本地化gadget的數量仍是不及的。這將會慢慢變成有更多服務的網站會吸引更多人使用,而更多人使用會產生更多gadget設計者。不過目前仍然還是需要觀察後續結果,但是在iGoogle這方面,我的確感覺到本地化gadget的量跟質不斷地有改進。對於這類個人化頁面服務而言,本地化gadget是很重要的。畢竟user往往最關心的資訊也都是跟本地有關的,當然那類通用型gadget如書籤就是一種例外。
第二個問題是,雖然它也有提供信箱類gadget,但是一樣需要帳號跟密碼的登入資訊。這點讓我感到很為難,我不知道該不該把這類資訊提供出來?我也很懷疑,當User面對到這種情況時,他們會寧可選擇信任而犧牲自己的隱私嗎?然而,對這類跨網站存取需要登入資訊的gadget而言,帳號跟密碼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我想這將會是這類個人化頁面服務會面臨到的挑戰。也因此,在iGoogle上我不會放yahoo E-Mail gadget;相對地,在NetVies上我也不會放Gmail gadget。當然,當我把越來越多的處理都放到網路上面去的時後,我個人的隱私也就越來越少。所以我所能作的只有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服務網站,然後盡可能地在上面處理它。由於Google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諸如google reader、Gmail、google group以及google Document等,更讓iGoogle在使用上達到很完美的一體整合,我想這是其它個人化頁面服務比較缺少的部份。
最後,我覺得個人化頁面服務在設計上也要考慮到很多部份。比如效能、頁面樣式是否允許開放設計、gadget開放式API如何設計還有怎樣結合AJAX等新技術來讓UI操作更順暢等等。這不只需要創意的點子,也需要技術的利用。隨著這些服務的不斷進步,我們的便利性也會不斷地改善。
Posted in:
fancy
|
|
|
回到學校成為學生身份後,最令我開心的是可以借書的資源爆增。尤其是中央有台聯大借書系統,可以一次借取四校的資源,還有代借代還服務,真是痛快啊。
最近正在學習ASP.NET 2.0,就從交大跟清大各借了兩本,還從中央借了四本,再加上學長的一本,合計有八本不同的ASP.NET書籍。最近又從交大借了兩本跟電腦攻擊與防禦有關的書,突然有感於交大電腦書籍的量很龐大。為了不落人後,於是我就一口氣跟學校推薦七本書,不過不知道會不會獲得同意就是了。但是圖書館應該是一個學校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所以我決定之後有好書要多多推薦。
順便一提的是中央圖書館有個地方讓我覺得不是很滿意,就是擺在圖書館裡的那一堆查詢用電腦。因為這些查詢用的電腦多半在查詢上都有障礙,我曾經在5F的西文書區電腦查詢書籍時,在書籍列表中點選下一頁時,網頁告訴我目前ip不能查詢,但是用的明明是圖書館的電腦啊,這樣這些電腦不但占空間且又沒有多大的用處。還有圖書館中的座位感覺不夠多,好像很容易就客滿。另外好像也沒看到給老師或研究生以上專用的小房間,這一點覺得有點可惜。最後,台聯大代借代還處的服務人員好像有點不那麼親切。我去拿書時,因為還想進去圖書館裡面借書,希望借放一下剛借的書籍竟然被拒絕了,真的讓我很無言。總體而言,我是覺得中央大學圖書館尚可。
目前學校我比較常跑的就是總圖了,另外舊圖跟紀念圖書館還沒去看過,之後打算找個時間去探查探查。題外話,上完這星期的書報討論後,覺得以創投人的角度來分析IT產業真的很受用。演講最後主講人方博士推薦的幾本書,我後來也跑去圖書館借了,在借這一類比較久遠的書籍時,特別能體會到學校圖書館資源的便利處。
Posted in:
中央大學
|
|
|
上個星期完成部份:讀完一篇paper還有ASP.NET 2.0網路程式看了五章共168頁。剛好這篇paper跟老師叫我作的類似igoogle platform的部份有些相關,讀完這篇paper對平台設計方面增加了些概念。
剛好最近正在學習ASP.NET,感覺上這個工具的確是蠻不錯的。因為架構在.NET上,所以可以利用所有.NET Framework Class Library而且似乎有看到提供個人化頁面的方案,或許可以更方便地幫助我在igoogle platform這種相關平台的開發工作。之後的想法是一邊學習與加強ASP.NET的熟悉度,一邊開始就已知的部份來試著設計與開發。不過我目前對於igoogle或netvibes這種平台的設計方面的背景知識還有待了解,但是隨著不斷地接觸,這種感覺將會越來越強烈,我已經開始慢慢有體會到了。
以下是本週預定的計劃:
書報討論的報告
paper報告的摘要與投影片修改
ASP.NET書籍研讀
登入系統部份的實作
Linux核心詳解第一章
Distributed Systems第一章
我覺得在研究生的生活中應當是要有某些時間是用在可以讀一些其它相關書籍或是創意思考的部份,良好而從容的時間更有助於程式的開發與設計。所以我一直都還會撥出一些時間在看網路上許多有趣的資訊與點子,還有一些額外的書本閱讀,比如哲學或是商業趨勢的部份。尤其在我們這種網路新潮的探索中,各項能力的加強都將很需要。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上個星期四晚上開完會後,開始決定Server端的網頁語言使用asp.net,原來對php的了解部份停止。由於asp.net是.net的一部份,所以從.net部份開始了解,然後是asp.net。對我來說要使用一種工具之前,我會盡量去了解它的相關背景知識,這樣才能對一個工具能夠使用哪些功能有個大略的概念。
本週計劃:
由於下星期要報paper,所以這星期主要會準備paper的研讀,paper是老師上次指派的。
上個星期對.net與asp.net的了解整理:
.NET是微軟提出的一個願景與平台,在.NET技術裡面最重要的是Web Services。.NET技術有:
.NET Framework─
包含了Common Language Runtime與.NET Framework Class Library。其中,ASP.NET就是屬於.NET Framework Class Library其中一,也是ASP的下一代。
Visual Studio.NET─
支援用在.NET Framework中數種不同的語言,包含Visual Basic.NET、Visual C#.NET等語言。
.NET My Services─
允許使用者在網路可以存取的Server上,存取個人資訊的服務。
.NET Enterprise Servers─
一系列的軟體伺服器產品,如BizTalk、Application Center、Commerce Server等等。
微軟願景下的Web Services相關技術則有四個部份:XML、WSDL、SOAP與UUDI。其中XML是一種資訊的描述,WSDL則定義了網路服務的介面,SOAP則是溝通的協定,而UUDI則提供了尋找網路服務的方式。
至於ASP.NET呢?它是ASP的下一代,特色是採用編譯而不是直譯的方式,所以效能上會比較快。開發上也增加了不少的便利性,可以用視覺化的設計方式來開發網頁應用程式,並提供外觀頁面與程式碼分離的架構。最主要的是,ASP.NET還可以開發微軟願景下以SOAP存取的網路應用程式。目前了解的部份大致如此,之後會對ASP.NET的細節開始去了解,然後開始準備試著以ASP.NET來開發。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google在本月22日有兩場專題演講,都是免費入場,第一場主講人是Vint Cerf博士,用英語演講。第二場是google台灣工程團隊,應該是中文演講。
剛查了一下日曆,發現那一天是星期一,下午滿堂沒機會去了。不過有空的人還是可以去聽聽,雖然是免費的,但要線上報名。報名網址tanet2007.ntu.edu.tw/VintonCerf/r.htm。光看演講人與演講題目就覺得很有意思了,只是演講時間選在星期一下午,這個時間真是不夠好啊。
Posted in:
news
|
|
|
上一週進度:javascript & ajax看完(11~16章),由於老師希望我接下來可以開始coding,所以我也趕緊看php方面的書,了解一下php的語法還有如何架起環境等等。另外php學習手冊看完1~5章共90頁,paper方面進度0。
本週計劃:
php學習手冊看完資料庫跟session與cookie運作的部份,然後準備開始coding。
剩下時間:
研讀老師指定paper跟學校課程投影片。
目前似乎花比較多時間在網頁語言的了解上,不過基於這部份在未來會是基本需求,所以列為第一優先。之後這部份比較熟一點後,可以開始慢慢往paper跟課程上多花時間。
php學習手冊1~5章談的是php的基本語法,讀了之後發覺跟c語言非常相似。不過對於這種script類的語言,總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比如key word可以大小寫皆可,變數不用預先宣告等等。還有一點在語法上感覺不是很優雅的地方是字串的相接,在php裡用的是"."這個符號,還真的很不直覺。
javascript & ajax部份,javscript使用DHTML DOM與W3C DOM可以作到動態改變網頁元素(或者說是tags)。兩者間差別在於DHTML DOM是針對tag物件和一些內定物件來控制屬性跟方法,而W3C DOM則是把網頁元素看成一顆節點樹並提供了通用的瀏覽、建立與刪除節點的方式。這種特性再搭配上ajax engine就可以作到在與server互動時可以不refresh整個頁面而看起來像是即時的動態改變一般,跟傳統電腦上的應用程式UI效果相去不遠。至於ajax engine其實就是把傳統網頁對server端需求的部份透過它去作,並接收到回應後通知clinet端browser的一種機制,主要利用XMLHTTPREQUEST物件來達到這個功能。它的好處在於讓使用者在送出與server端互動的需求後,不用靜靜地等待server同步回應,我覺得這個技術讓網頁程式開始熱門,功勞不可謂之不大,畢竟UI對使用者來說,永遠都是非常重要的。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今天上完第二節課分散式系統,離下午上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想起中央還有一間書局可以去晃晃。本來以為應該會是很小一間,不過到了現場才發覺比我想像中的大一些。書局旁邊是一間眼鏡店跟理髮店,理髮店看起來還挺時髦的。
一走進去裡面,就看到入口處擺了幾本跟大學有關的書,比如創意工廠MIT、哈佛學生等,感覺好像有點要激勵學生的味道。我逛了一下,發覺竟然有好幾本都很想買,不過預算有限,只好精挑細選。我最後買了兩本書:我思故我笑和60億人的幸福互助會。有一本是忍痛放棄:研究生了沒。這本真的很好笑,但是又覺得只是圖畫,買了好像很划不來,最後猶豫了好久還是放棄。書局裡面也有賣電腦相關的東西,我還買了一副耳機麥克風跟一盒CD燒錄片外加一支原子筆。比較不一樣的是,書局有一處是二手教科書拍賣。這大概是其它書局比較不容易看到的,不過我不知道便宜多少,因為我看了一下沒有想買的,所以也就沒問了。另外,我覺得英語教科書還真的蠻多的,而且都是國外的書,年齡分類也還算細。
逛完之後的感覺是還算滿意,加上中央附近實在沒有什麼書局的樣子。我想這間書局,應該會成為我之後常在中央裡面佇足的一處。
Posted in:
中央大學
|
|
|
台灣又到大選期間了,昨晚看新聞看到一些政客又在談著入聯公投的偉大,體現台灣人民主體意識云云。似乎只有加入聯合國才是台灣最重要的事情,經濟還有其它問題都比不上加入聯合國重要。如果這是真的就好了,可憐的是這是假的,但不能否認的是可能還真的騙到了一些作著入聯大夢的傻子。
我不確定加入聯合國是不是真的很必要或很重要,但我知道,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經濟,則是萬萬不能。非洲的剛果是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亞洲的菲律賓是不是聯合國會員國?需要靠台灣金援的邦交國們是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如果讓你選擇出生在以上那些國家跟台灣,你會選擇出生在哪裡?我常常覺得外勞很辛苦,要離鄉背井到海外工作,而且又是作很低下的工作,領著很微博的薪水。雖然她們的母國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卻要替連會員國資格都沒有的台灣的人民工作。所以,加入聯合國跟經濟哪一個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價值還不一目了然嗎?可是鼓吹著入聯公投的政客們會告訴我們真話嗎?
最近看到一個小故事,很發人省思。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夫人打電話給建築師,說每當火車經過時,她的睡床就會搖動。
“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建築師回答說,“我來看看。”
建築師到達後,夫人建議他躺在床上,體會一下火車經過時的感覺。
建築師剛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來了。
他見此情形,便厲聲喝問:“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幹什麼?”
建築師戰戰兢兢地回答:“我說是在等火車,你會相信嗎?”
故事末了的評論是:『有些話是真的,卻聽上去很假;有些話是假的,卻令人無庸置疑。』我覺得這似乎某種程度道出了台灣目前令人感到無奈的悲哀。
Posted in:
政治,
fancy
|
|
|
上週進度:javascript & ajax 6~10章共212頁。paper部份:"web object retrieval"裡面的從已讀的部份再去查了一些資料,我希望能盡量弄懂裡面到底在講些什麼,而不是只有讀過就好,所以寧可讀得慢也希望能讀得懂,因此進度只有到第四頁。
本週計劃:
1.javascript & ajax讀完
2.paper部份老師另外指定一篇
"A framework for rapid integration of presentation components"
我會先讀這篇,以老師指定的為主,之後再把"web object retrieval"讀完。
其它部份:
本週星期四晚上要跟老師meeting,可能之後會有其它工作要作,再試情況調整時間分配。
另外課程部份,linux系統也要開始花一些時間複習。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今天看完牙醫後,到台北車站經過一家唱片行,腦中想起了之前看過電視介紹一位號稱"地球上最溫柔的聲音"的日本歌手─中孝介。當時沒想太多,只是想聽聽到底什麼是"地球上最溫柔的聲音"罷了,於是就花了三百多塊買了他在今年出的新專輯。
在坐公車回家的路上,我拿著手中這張剛買的專輯,腦中閃過之前一些音樂盜版下載的新聞。其實對我來說,那不算是新聞了,我有許多朋友本身就是下載非法音樂或軟體的"愛好者與擁護者",某些時後甚至是"散佈者"。對他們而言,花錢買CD專輯似乎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因為能夠聽免費的為何還要花錢?而且還不便宜!既然如此,那我呢?難道我真的是太有錢了?還是我單純地笨到認為支持正版音樂跟軟體才是"愛台灣"、"拼經濟"?當然都不是,答案是品質!對我來說,想聆聽"地球上最溫柔的聲音"卻去下載MP3,這樣子的感覺好像有點軌異。而且長期以來我已經很習慣透過真空管音響與正版CD的品質來享受音樂所帶給我的感動,下載MP3然後透過簡陋的電腦喇叭撥放,那已經不是在享受音樂了,只是想聽聽看內容。也許仍然還是有享受─享受不用花錢但還能聽音樂的樂趣。
所以,盜版真正的問題在哪裡?難道只有單純地因為免費嗎?在比較先進的國家,盜版問題似乎比較沒有這麼嚴重。這其中的問題又差在哪裡?我覺得是經濟與文化的因素,導致盜版問題的嚴重程度。經濟不能支持,當然為了錢,買不起正版品。中國大陸在這部份就呈現很可怕的例子,盜版書、盜版電影、盜版連續劇,無所不盜。但是有了錢仍然不表示就願意買正版貨,文化素養不支持,不會在品質上津津計較,而寧願接受便宜或免費的勉強選擇。比如音樂方面很有研究的人,如果經濟許可,不太可能透過MP3去欣賞動人的音樂。同樣地,對於軟體來說,那些所謂的破解版本其實也是來路不明。這學期剛上的一堂課─電腦攻擊與防禦,老師也有提到,也許那些來路不明的軟體,也可能使你的電腦曝露在危險的環境之中。畢竟,網路無法百分之百的受到信任,我相信天下始終沒有白吃的午餐。因此,如果為了免費而安裝破解的防毒軟體,卻使電腦受到另一種可能的危險,這樣好像非常矛盾,也失去原本安裝軟體的本義。
題外話,那些追查盜版的軟體與音樂公司最應該作的事應該是提升有市場潛力的盜版嚴重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知識素養才對。因為一時的投資可能可以解決長久以來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希望這一天會來臨。
Posted in:
fancy
|
|
|
這星期javascript與ajax這本書看完五章共189頁,另外"web object retrieval"看完3頁,進度有點落後。
本週預定計劃:
看完web object retrieval這篇paper
javascript與ajax看完第十章
我發覺在這一兩個星期下來,在讀paper方面的速度可能還有點慢,大概是還不太了解這部份領域的知識。另外,可能最近要加快看完javascript與ajax然後快點準備把php也看完,就應該要開始來準備igoogle platform的設計了。data mining的研讀部份,也要盡量抽點時間來看,時間似乎總是不太夠用。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經過這陣子接觸網路上的消息,我真的很驚訝,想不到網路可以作到這種程度,真是太神奇了。在傳統的時代裡,這些千奇百怪的事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但在網路時代裡,也許平常在學校裡上課的一位學生,明天忽然就賺進了一百萬美金。
第一個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AreYouMyWife.com這個網站(現在好像沒了,因為老婆找到了),想不到一個男人竟然可以從網站上想到找老婆的點子,還真的最後讓他找到了。
第二個是百萬網頁這個一頁網站。一個很窮的大學生賣網站上空格大小為1000畫素X1000畫素的地方,每個畫素一美金,全部賣出的話剛好一百萬。最後結果是那位大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賺到了104萬美金。
第三個是每月薪水這個網站。一個想當靠網際網路養的第一位員工,每個月只要付一美金給他,就會在網頁上的老闆列表列出你的名字。神奇的是,還真的吸引到了一些人養他!
在網路上似乎無奇不有,而且還真的有機會。我覺得現在越來越有一種趨勢,即使沒有功能,只要你的點子夠新奇好玩,還是可能吸引到許多人來給你捧場。不過,這只限於第一個想到這個點子的網站,其它後起的模仿者就沒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了。
Posted in:
fancy
|
|
|
之前我一直為如何知道網路上有哪些服務而困惑,想不到很快就發現一個網站Simple Spark可以解答我的疑問。
這個網站就像是一個web applications的收集站,把各式各樣的applications分門別類收集起來,還有search的功能,真的是非常方便。老實說,看到這個網站,它的想法真的讓我很驚訝也很開心。在web2.0裡,面對大量資訊,search是第一道過濾關卡,而user參與製作的力量,則是第二道生產的關卡。在面對龐大的資訊,即使有了google,個人的力量仍然有限。但是如果集合每一個google起來的力量,那很多問題就突然變得似乎是可能可以解決的。
題外話,今天的meeting老師介紹了一個根據blog內容評價關鍵字詞意見的比較網站Opinmind也可以在這裡面找到。
Posted in:
web
|
|
|
終於把HTML大全看完,也找了幾篇有興趣的paper準備來看,打算之後meeting可以報告。data mining部份,跟登凱學長借了一本教科書,目前看完第一章。
本週預訂計劃有:
1.開始看javascript與ajax的書(預計兩至三週內看完)
2.看完"web object retrieval"這篇paper
剩下時間:
1.閱讀data mining教科書(Jiawci Han)
2.線性代數複習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也開始上課了。我選修的課有三科,分別是類神經網路、分散式系統跟電腦攻擊與防禦。都是作個開場的介紹,但是聽完三個課程的感覺是:太過癮了。
其中類神經網路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老師把人類的大腦與電腦計算機作了個簡單的比較,然後談到計算機科學在模仿人類大腦能力過程中慢慢的從錯誤過程中演變至今。當老師談到爬蟲類的大腦並沒有學習的能力時,我真的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老師一邊講著我也一邊思考著,我突然覺得爬蟲類大類就很像一般程式一樣,只有單純地執行指令在符合某種條件的情況下,但是卻不懂得學習與變通。然後慢慢的體會到,類神經網路的發展就是在模仿人類大腦的運作情況,看是不是能夠具備跟人類大腦一樣有學習的能力。不過我覺得人類的大腦之所以能夠處理這麼多複雜的決定似乎跟過去的經驗有關,我在面對一件未知的事或已知的事,我總是根據我以前所擁有的經驗資料來推斷。而人類在成長過程中可是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來感受這一切,但電腦有辦法經過這段過程嗎?
至於分散式系統,老師則是談到了一些課本上比較不會提到的細節。比如DNS為什麼很有用,它跟分散式系統又有什麼關係?軟體工程可以怎樣用在分散式系統上?物理學上的研究為什也算是一種分散式系統的概念?我覺得也很有新意,感覺到學問其實可以在多個角度去思考,將會變得更有意思。
最後是電腦攻擊與防禦,我選修這門課其實只是單純地想滿足人類心靈深處惡作劇的慾望。不過老師也提到,他在這些有危害到別人電腦的方面會有所保留,真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問他。這星期還有其它課沒有聽,我想整個上完後,再來選擇其中較有興趣的幾個課程來選修。
Posted in:
fancy
|
|
|
這星期蠻多雜事,包含學校體檢、朋友聚餐以及準備學校那邊住宿方面剩下需要採買的東西。所以進度延續到下星期。另外9/10也是開學日,從這天之後開始上課。
預定計劃:
1.找一篇有興趣的Paper來看
2.把HTML大全剩下部份看完
3.決定選課內容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今天第一次透過online的方式進行netmeeting,感覺真的很方便。不過前一晚跟同學討論,以為時間變成10:00開始,結果造成了一點小遲到,真是感到非常的不好意思。
我覺得netmeeting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地點的限制很小,只要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舉行。而且時間限制也會變小,比如如果要在晚上meeting,對女生來說這就不會造成問題了。更棒的是,如果全部成員都是online,那還可以省掉租借會議室的空間。科技的進步真的作到了不必大家面對面也能在各地舉行會談,當然還有許多可以作得更好的改善。但相對的,壞處也有一些。比如這一次,我的notebook安裝的OS是windows vista,微軟在這一版本裡拿掉了netmeeting,改以windows會議空間取代,但是這兩個程式目前似乎還沒辦法作到共用桌面。還有就是每個成員的網路條件都不同,因此而產生的網路斷線變數就會更大一點。但是整體而言,在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軟硬體在未來都會更好,以後也許不論公司或是學校的會議,很多時後都會透過netMetting來舉行呢。
題外話,現在google有提供google group的功能,不知道未來google會不會打算也提供一個google netMeeting的服務(不過這太強google之所難了,畢竟google連網路語音服務都還沒有)?可能這在網路速度上或電腦硬體上也要配合,但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不必因為OS版本不同軟體不相容的因素而影響到netMeeting的溝通。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如果可以節省時空成本,還可以在最喜歡的環境下作同樣一件事,何樂而不為呢?
Posted in:
NetMeeting
|
|
|
最近無意間在電視廣告上看到中國時報改版的新聞,其實心理想,這種改版有什麼特別嗎?的確,我覺得以之前中國時報版面給我的印像是,很死板,很沒有生氣。買報紙的時後,除非剛好有特別內容吸引我,否則中國時報通常是我最不可能會買的那一類。
不過,不能否認廣告的影響力。就在今早準備坐車去meeting時,經過便利商店,腦中突然浮現了中國時報改版的電視廣告畫面。心想:反正坐電車要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就順便買份報紙來看好了,而且第一個選擇就是之前不會去挑的中國時報。
改版後的整體感覺,我覺得真的是在外觀上看起來比較活潑一點。人是非常視覺化的動物,如果在外觀上認同,那麼在其它部份就比較可以接受。另外,在新的版面比較容易看到每個分組的報紙分類標題。而且要給予肯定的是,台灣報紙似乎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大膽地變化。在網路發達以後,我一直認為傳統報紙一定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免費的網路新聞非常方便。但是退一步想,網路新聞所提供的大都是比較簡短的篇章,而傳統報紙則是一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方便選擇。有分類廣告,也有文學副刊,還有節目表及一些有特色的版面。網路新聞則只是提供新聞,且新聞內容為了迎合網路速食的特性,字數也都不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了一些關心政治的人們想看的評論。我想這是網路新聞無法全面取代傳統報紙的原因之一。或者說,如果網路新聞可以作到在內容上達到傳統報紙的質量,那傳統報紙可能就真的無法生存了。不過至今似乎沒有看過有哪一家網路新聞可以作到這種程度,不曉得是沒有利潤還是有什麼因素存在?
然而這次中國時報的改版也讓我感到納悶:是不是中國時報在業績上比起其它大報遜色很多,所以它必須要有所改變以因應這種危機?還是中國時報開始感受到網路時代的朝氣,也想要嘗試新的變化以吸收更多年輕人?不過不管原因是什麼,我覺得這次的改變的確是讓我在以後選擇報紙的時後願意再次投中國時報一票。
Posted in:
fancy
|
|
|
還沒開學,其實已經慢慢發覺事情開始多了起來。在忙第一次報告的paper後,直到這個星期最後幾天,感覺才終於有一點點空閒時間。我想之後固定的安排每星期計劃並檢視成果,會有助於時間上面的管理。
預定計劃有:
1.找一篇paper看一下
2.HTML大全這本書看完。
如果還有剩餘時間的話:
1.看data mining相關書籍
2.複習一下線性代數。
剩於時間的那兩個部份我打算安排在每一週計劃的剩餘時間裡長期地去作。這一週應該還會有許多雜事,要體檢、meeting以及碰上開學等。真懷念之前考試完在星巴克中喝著咖啡看書的悠閒時光。
Posted in:
一週計劃
|
|
|
我真的很喜歡網路,應該說我被網路迷住了。使用網路的時間越久,更能體會網路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然後才會猛然發覺,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裡,很多時後竟是如此的沒有效率!
比如有時後,我跟朋友在聊天,偶爾會遇到覺得有朋友說的部份似乎不太對,但當下不太確定也不好意思反駁。回去後上個網路google一下,可以很快的解決我心中的疑惑。如果沒有網路,很多事情可能要花很多功夫才能取得所需的資訊。又比如msn,我幾乎覺得它已經成為我與朋友甚至親人間聯繫的重要工具。e-mail就更別提了!
自從考上研所,發覺對網路的依賴更是不減反增。現在我每天固定要到igoogle去報到,去看看gmail裡有沒有來自老師或其它人的信。還有透過google reader,可以讓我很輕鬆地接收來自不同blog的精彩文章與訊息。遇到想了解的字詞,我還可以上wikipedia查詢,其正確性不下於百科全書,而且還是免費的。所有這些工作,如果不靠網路,我實在難以想像,這將會有多麼地不方便。
當然,也有朋友跟我說,他認為他感受不到網路有多大的便利性,他頂多只是用用msn跟e-mail而已。但我覺得這樣的人在未來將會越來越少,甚至慢慢成為瀕臨絕種的少數怪物。不論是透過何種形式的網路活動,我真的慢慢發覺我所認識的人們,都或多或少地在增加對網路的利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網路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武器,優勝劣敗的關鍵將在於如何更大地發揮出這個武器的效能。
雖然現在網路服務非常多而且方便,但是我總覺得在某些方面還是很無力的。這個最大的無力感就是,如何去找出這些好用的網路服務?甚至如何知道到底有哪些好用的網路服務?又或者是有什麼很棒的網路服務可以創造出來?網路時代開啟了集合全體人類知識的應用之門,但是門外的世界似乎還有無盡的可能讓我們去思考怎樣的下一步可以更好。
Posted in:
fancy
|
|
|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於某些表現令人驚訝或是一些常在使用的網站,總是很好奇是用哪些元素組成的?最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網站-BuiltWith,它可以滿足你在這方面的好奇心,讓你可以輕鬆地把網站使用的元素一覽無遺。
使用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把想了解的網站Address輸入,然後按一下LookUp就搞定了。接下來大概不用多久,就會把分析後的結果傳回,很方便吧?
因為知道黑米書籤網站是使用Ruby On Rails作的,所以第一個就拿它來試試。果然出現的結果在Frameworks那一欄下顯示的是Ruby On Rails,還真利害。之後又試了幾個比較想知道的網站如推推王還有iGoogle等等,不過沒想到igoogle只有用到javascript、css。
最後,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試試BuiltWith本身,結果還真是不簡單。好奇的人,就自己去嘗試看看吧。
Posted in:
web
|
|
|
今天是在中央第一次報告paper的日子。由於時間有點急迫,加上data mining部份還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心中難免顯得有點緊張。一開始報告時,竟因為緊張而講得有點結結巴巴的。
老師除了適時地點出我的問題,也很耐心的引導並提出看法。慢漫地我就開始沒有那麼緊張,也比較能夠正常一點的表達我的想法。不過,從這一次報告paper的經驗大概了解到哪些方面應該要再改進,覺得在許多方面都受益良多。
Posted in:
paper
|
|
|
老師分配給我的工作部份是關於建造一個類似igoogle的平台環境,可以在上面放小工具。感覺起來這似乎是一個極為浩大的工程,對之前沒有寫過網頁的我來說,挑戰度還蠻高的。
根據對網頁的認知,網頁語言的基本語法要先了解HTML,而網頁外觀設定方面則交給CSS來作設定。在client端瀏覽器使用的特殊效果以及近來熱門的技術AJAX則要靠javascript,而server端對資料庫存取的部份則交由php、jsp或asp.net。在問過學長還有朋友後,server端的部份決定學習php。
到書局採買了所需要的相關書籍加上跟登凱學長借的一本javscript與ajax的書籍後,剩下的部份就是開始K書了。我的預記是先花一些時間把網頁相關語言的語法熟悉。然後再開始準備構思個人化資訊平台,接著再詢問作小工具的學長看要如何搭配後再開始著手動工。
看到igoogle還有另一個個人化網站NetVibes都還存在著一些使用上的小問題,我大概就知道這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再加上開學後還要修課與meeting要準備的paper報告,希望自己能在這項工作上順利完成老師的交待。
Posted in:
工作日誌
|
|
|
igoogle算是個人化首頁服務功能的傳統google版,目前提供的小工具還蠻多的。在考完研究所的這段期間使用了一下,大體上來說還蠻方便的。雖然工具不可能滿足所有user的需求,不過igoogle很聰明地推出小工具競賽的活動,除了宣傳之外也期望可以加快小工具產生的速度。
不意外的,google本身一些知名的服務都有作成小工具,諸如google maps、google document、gmail還有google reader等。而這也是igoogle比其它個人化首頁服務網站更具優勢地方,在整合使用上會更添便利性。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段日子的測試與使用下來,還是有一些很明顯的bugs。首先在igoogle提供的版面設置選項中的公車站主題方面,應該會隨著設定都市的天氣而變化。但是在我的這台notebook上卻沒有任何改變,而在另一台電腦上則有。還有當小工具配置的數量一多,有些小工具似乎會一直處於loading狀態,沒有辦法顯示出來。另外就是其中一個小工具重新設定時,會造成整個頁面refresh,而不是只有那一個小工具的畫面refresh。
雖然igoogle並非是唯一的個人化首頁服務網站,但是挾著google大神的威名與整體的配套,我想之後的表現應該很值得讓人期待。
Posted in:
we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