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智慧真的可靠嗎?

集合眾人的智慧,產生的結果是好或壞,在我心中一直是個很困惑的問題。有一句話說:群眾是盲目的。現實生活中,在各個領域裡我們都是由少數專家所掌舵。甚至連影響西方思想深遠的哲學大師柏拉圖都認為,在一個理想的國度中,國家領導人不應該交由群眾推選而是由專業的哲學家來擔任最好(註一)。

柏拉圖的想法在民主風氣盛行的今日看來也許可笑,但仔細想想卻也不無道理。透過民主選出來的元首不一定是最有能力治理好國家的人,即便是民意代表都可能很有問題。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能不同,在沒有任何人指揮的市場經濟機制的運轉下,似乎顯得一切是這麼的完美。賣場知道應該進多少貨才不會造成損失,廠商也知道該製造差不多剛好數量的產品。這樣複雜的運作,不可能單靠少數的專家就有辦法規劃出來。如今,群眾智慧的巔峰之作─維基百科,在不到幾年時間其內容數量就已經遠遠超出由少數專家編輯所產生的百科權威─大英百科全書了(註二)。

web2.0時代來臨,標榜分享與創造。許許多多的網站提供了平台服務,造成雪球效應,使用者創造與分享的內容也不斷爆增。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實大部份都是乏善可陳。一個在YouTube影片上罵人的小男孩可能成為最流行的人物,一個充滿漫畫的部落格可能也是人氣最高的部落格之一。這種現像再透過搜尋引擎與推薦系統的加權效果,可能使冷門但優質的部份反而成為長尾理論中那條無限延長的最末端。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一書中,作者就對所謂網路上的業餘者專家情況進行了很多的探討。

另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現像是關於那些social bookmark類的網站,國外類似的有del.icio.us與digg,國內則有黑米書籤與推推王。del.icio.us只有收藏功能,而digg則只能推薦;黑米與推推王卻是兩者兼備。我一度為了收與推這兩個動作困擾很久,因為在網站上表現出來的形式很相似。畢竟你會收藏難道不代表你也是很推這個bookmark嗎?而你推這個bookmark竟然是不會想收藏嗎?答案果然是─反向真的不一定成立!在推推王很容易看出來推的數量總是遠高於收的數量,這幾乎說明了推的行為是不太值得參考的:可能你真的不是很喜歡它,但是也許為了幫助朋友充高人氣不得已而為之,或是有其它原因等等。

這篇文章比較了一些書籤類網站間流量的差別,很有意思。但是仔細想想不難發現,對於收藏來說,使用者會更想確定是否真的值得收藏,因此會花更多時間在訪問收藏的bookmark上。結果,只是收與推的兩個動作不同,造成使用者行為與參考價值的差別竟也有很大的不同。我想,雖然服務都是免費的,但是收藏牽涉到個人空間管理的問題,因此有了一些誘因使玩家比較認真的去看待這個行為;反之,推的動作只是單純的增加人氣,對玩家而言並沒有損失,因此比較容易去行使這樣的行為,但是也比較不具有價值。

我不太確定放任群眾自由地在網路世界產生並分享內容到底是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是過去歷史上從沒有經歷過的情形。但是我深信群眾智慧在某些方面的確可以作到少數專家或是高明演算法作不到的事,比如訊息的整合。例如這個網站的功能,我想要利用Google收集也不太可能。甚至當我們想尋找影片時,我們可能會去YouTube搜尋而不是直接透過Google找。群眾智慧所產生的結果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它卻在某些部份作得比所有已知最好的還要好。

註一:參見柏拉圖的<理想國>。
註二:有些人認為維基百科的內容品質必需抱持存疑的態度,美國有些大學甚至規定論文中不能出現引用維基百科的內容。

Comments:

    「推」和「收」之間的拉鋸,可能不像表面上這麼單純。請參考我一年前的文章〈書籤網站的怪現象:收藏與推薦〉,以及引發的後續討論。

     

    感謝你的文章,我沒發現黑米竟然是反過來的。不過在看過兩個站的設計後,我想或許網站設計的方式也許也有起到影響的作用。當然可能還有其它原因,的確蠻有趣的。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ger Templates by Blog Forum